榆林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网络整理 2019-05-18 最新信息

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考取状元,时年23岁。

杨慎的父亲是明朝四朝元老,官至首辅的杨廷和,明武宗朱厚照的讲读老师,设计诛杀太监刘瑾。在优越的家学环境之下,杨慎得到良好的培养。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杨慎

从小他就表现出极高的智商,11岁就能作诗,12岁能仿作《古战场文》、《过秦论》,这小神童小时了了,大了更厉害,不但会读书,对词、赋、散曲、杂剧、弹词、书法、绘画、天文也无一不精,一生存诗2300余首,著述多至100余种。与解缙、徐渭一起被历史学家称为明代三才子,杨慎为三才子之首。这比苏州唐伯虎四大才子的含金量可是要高很多。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对杨慎评价: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不过这通古达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杨慎,还是在著书写史上不小心闹了个笑话,千里马也偶有失蹄。这个错误牵扯到了三国的诸葛亮的身上,并且一直被后代学者错误沿用2百多年。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抱朴子外篇.逸民》云:“魏武帝亦刑法严峻,果于杀戮,乃心欲用乎孔明。孔明自陈不乐出身。武帝谢遣之曰:‘义不使高世之士,辱于污君之朝也。’其鞭挞九有,草创皇基,亦不妄矣。”

杨慎在编写《丹铅总录》是,在“欲用乎孔明”的“孔明”前面,加上了“诸葛”两个字,自此整段话意思就完全变了。其实《抱朴子》中说的孔明,不是指诸葛亮,而是银川人胡昭,胡昭也字孔明,与诸葛亮同字。

胡昭在《三国志.管宁传》曾有记载,是高洁之士,《抱朴子.嘉遯篇》也把他俩一并记载“幼安(管宁字)浮海而澄神,胡子(昭)甘心于退耕”。

杨慎在当时的文学界,是权威一样的存在。他一弄错,后面学者也就认为他是对的了。以至于大家都跟着引用。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写的《史书佔毕》也跟从了杨慎的说法。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举人孙志祖在读到杨慎的著述,总觉得不太对,魏武帝可是曹操,他怎么会征用孔明诸葛亮,诸葛亮一出山就跟刘备去了,怎么看都拉不上关系。于是满怀疑虑地不断查找史料进行论证。

清朝时候读书人是非常严谨的,当时聚会很流行把史料拿出来讨论,再加以分析。为什么不像唐宋明聚会大家就作诗作词呢,主要原因是清朝流行文字狱,一不小心写个字被误读为对清朝不满,可能就要被灭九族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又不能闭口不说话,发明了清朝独有的大家一起收集古籍,整理研究,个人意见少说为妙。清朝《四库全书》也是在这背景下著出来的。

终于,给孙志祖找出证据来了,《魏志》附《管宁传》后云:“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趋,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这里就很清楚的对应上《抱朴子》的孔明了,整件事也合情合理了。

古代状元趣事,明朝状元杨慎错认孔明,300年后清朝才子来纠正

后来,其它学者在校对《抱朴子》的时候,也会加个小备注:颍川胡昭字孔明。明朝状元杨慎的错误至此才算被纠正过来。

毕竟诸葛孔明的名号太响亮,胡昭名气又太小,连明朝第一才子都弄错了,其它学识不够的人,难保再次出错。

总结:以古鉴今,治学须严谨,名气越大,社会影响力越大的人,犯的错误也会被放大很多倍,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像我国现在对一些明星不好的现象,加以惩罚、抵制,也是出于此目的。大家认为对吗。

本文作者:老夫子讲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161417342137191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杨慎   明朝   清朝   诸葛亮   曹操   明武宗   三国   读书   银川   散曲   杨廷和   刘瑾   陈寅恪   杂剧   解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