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网络整理 2019-05-14 最新信息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1944年8月,第三帝国所占领的土地在东、西、南几面而来的巨大压力下已经大幅缩水,的黎波里、罗马、基辅这些轴心国掌握的主要城市一个个被盟军和苏军所占领或夺回。希特勒马上即将失去大战爆发以来夺取的第一个果实、德军盘踞长达五年之久的波兰首都华沙,强大的苏联红军已经兵临城下。

然而在远离华沙上千公里的西方,盟国军队已经叩响法国首都的大门。1944年6月,盟军终于登上诺曼底海滩,其中包括自由法国部队。四年多以来,那里的法国居民早就对军队和坦克司空见惯,但是当他们看见印有红白蓝三色标志的车辆时,许多人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下激动的泪水。人们奔走相告,很多逃到乡间的法国人都搬回原来的住所,准备见证德国人的离开。经过两个月焦急等待,盟军冲出诺曼底桥头堡向法国内陆挺进,法国首都的光复已经指日可待。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1944年8月2日,一辆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谢尔曼坦克驶上诺曼底海滩,该师官兵向内陆的挺进过程中受到沿途法国民众的热烈欢迎。

1944年8月1日,盟军的登陆行动已经开始差不多2个月后,法国第2装甲师踏上了诺曼底的犹他海滩,该师师长为自由法国最著名的悍将勒克莱尔将军。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和勒克莱尔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告诉后者不久就是解放巴黎的好机会。依照巴顿看来德国即将投降,如果勒克莱尔想要有所斩获,现在就得马上行动。勒克莱尔欣然接受这个观点,巴顿便将勒克莱尔的师划到第15军麾下,这样的调动使得法国人在进军巴黎时将处于一个有利的出发位置。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师长菲利普·勒克莱尔将军,他是戴高乐最为器重的心腹,1947年11月死于一场空难,1952年被追授元帅军衔,并一直被法国人民尊为民族英雄。

这个时候,盟军光复法国首都看起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利用一支法国部队解放巴黎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象征意义。此时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距离巴黎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路程,整支部队跃跃欲试,勒克莱尔扬言:“我们不会停下,直到法兰西的旗帜飘扬在斯特拉斯堡和梅斯。”相对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首府,巴黎才是真正的圣地,解放巴黎的行动将把法国人的民族热情推向顶点。怀着这种美好的憧憬,全师官兵都激动不已,其情绪甚至变得有些难以控制。

与此同时,巴黎城内传来的各种情报显示德国人在这座城市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如果盟军果断进军,光复法国首都必将是水到渠成之事。戴高乐当然也希望尽快解放巴黎,出于他的立场——“谁掌握了巴黎,谁就掌握了法国”,他相信随着自由法国部队顺利进入首都,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也会变得清晰和稳固。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自由法国创始人兼领袖夏尔·戴高乐,他最终借助盟军的力量成为二战之后的法国最高领导人。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盟军高层的态度却突然变得让法国人难以捉摸。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迟迟不下达关于解决巴黎问题的明确命令,他要静待局势发展来决定进入法国首都的最终时间表。同时盟国又收到最新情报,支援巴黎的德国援军已从丹麦出发,希特勒已下令要尽力保卫这座城市。戴高乐和勒克莱尔焦急地关注着巴黎周边的局势发展,情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变得烦躁和不安。

8月14日,盟军高层命令巴顿派出第15军的一支美国部队向东面的塞纳河前进,其中没有包括法国第2装甲师。勒克莱尔马上质问巴顿什么时候他们可以进入巴黎,后者给他的回答是原地待命。巴顿在8月15日的日记里写到:“勒克莱尔非常激动。他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不能向巴黎进军他就会辞职。我告诉他不能像小孩一样耍性子,而他却说我把他置于窘境而不顾。我们只好不欢而散,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私人交情。”会面以后勒克莱尔给巴顿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目前阿让唐一线现在已经稳定,是他的队伍向巴黎进军的时候了。对此巴顿在日记中这样评价:“勒克莱尔这个疯子今天又发作了!”从此以后,巴顿对于勒克莱尔是否会遵守上级命令一直持怀疑态度。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巴顿将军,他实际是个执行者,他对自由法国部队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上级的命令。

当晚,勒克莱尔再次来到巴顿的司令部,发现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也在那里。两位盟军高官都向勒克莱尔保证:解放巴黎的荣誉一定会留给他,只是需要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这个许诺显然不能让勒克莱尔安心,因为美国人此时距离巴黎更近——海斯利普的第15军已经横渡塞纳河,离法国首都只有40公里;沃尔顿·沃克将军位于沙特尔的第20军以及吉尔伯特·库克将军位于奥尔良的第12军都处于对巴黎触手可得的地方。如果艾森豪威尔想尽快解放这座城市,这些部队当中的任何一支都可以比勒克莱尔更快到达目的地。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盟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奥马尔·布雷德利。

那么,这时的盟军高层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呢?本该顺理成章、首当其冲进入巴黎的自由法国部队被晾在一边,是英美军故意而为之还是另有重任安排?戴高乐、勒克莱尔和盟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过节和不和呢?其中原因我们一一道来:

一、自由法国和盟军摩擦不断

早在北非战役期间,自由法国同英美之间的合作就缺乏默契、冲突不断,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把戴高乐视为一个棘手的家伙。戴高乐和勒克莱尔则一直对英美心存质疑,在北非战场的经历更让他们对英美军队的作战能力怀有偏见。比如勒克莱尔就把美国大兵看成战争的菜鸟,既缺乏实战经验也不够勇敢,最适合从事的是文书工作。他还认为如果美国士兵犯了某个错误,法国士兵就应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某个美国士兵是蠢蛋,那么任何法国士兵就没有理由成为另外一个。”这种观念另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怨恨,由于自由法国政权需要借助英美尤其是美国的援助,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不得不划入美军的作战编制下,因此勒克莱尔在二战期间的直接上司几乎清一色都是美国人。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勒克莱尔(左)与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几名装甲兵交谈,该师的坦克装甲车辆全部为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作战时还得受美国人指挥,寄人篱下的感觉并不好受。

此外,由于美国政府之前一直同维希法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太认同戴高乐的流亡政权,认为那不过是英国扶持的傀儡罢了,这使得自由法国军队和美军之间长期关系紧张。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不久之前的法莱斯战役中,第15军编制内的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不听从军长海斯利普的命令,擅自占用了美军第5装甲师的行军通道,使得两支部队都陷入自己引发的混乱之中,最终导致法莱斯包围圈右翼迟迟不能合拢,大量德军乘机逃出。

二、盟军高层顾虑重重

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本来愿意尽快解放巴黎,光复这座历史名城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是这将严重打乱盟军进攻德国本土的时间表,战争也许会因此延长几个月,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艾森豪威尔不打算立即进入巴黎涉及以下几个因素:直接进攻巴黎可能毁坏这座城市内大量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著名建筑物,最好让其不战而降;占领巴黎意味着要承担数百万居民的给养,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季需要增加75000吨食物储备,煤的供给则要达到每天1500吨,这对于处于战争关键时期的盟国军队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避开巴黎往东推进可以占领对盟军士气威胁甚大的V-1和V-2导弹发射基地,此外节省的兵力和储备物资将集中起来为进攻齐格菲防线做准备;盟军高层多数人主张一直打过莱茵河直捣德国本土,以便在1944年底结束战争。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他不擅长指挥具体作战,最拿手的工作是处理复杂的事务和人际关系。

同时解放巴黎还有两点可以预见的不利后果:一旦盟军进入法国首都,盟军统帅部将失去对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控制,这支部队将淹没在鲜花和美酒当中;盟军马上就得满足法国人的众多麻烦要求,负责城内治安问题、建立临时政府、保护塞纳河沿线的安全等。

三、对戴高乐的提防

如果艾森豪威尔绕过戴高乐,命令美国和英国军队直接进入巴黎,英美两国自然会在战后的法国起到更为举足轻重的领导作用。可戴高乐不是傻瓜,他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不会坐视英美军的行动不管。戴高乐这种桀骜不驯的人在战后一旦成为法国领导人,既可以成为抵御苏联阵营的一道强有力防波堤,也可能变成一枚埋在盟军阵营内部的定时炸弹,这不得不让盟军高层多几个心眼。为了不让戴高乐轻易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对他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的使用,尤其是在解放巴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使用上,英美领导人自然更为慎重。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戴高乐在勒克莱尔的陪同下检阅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部队。

四、法国人对英美具有抵触情绪

法国民众对于自由法国部队光复国土的行为大力支持,这没有问题,但对于英美军队则不然。首先法国人对美军不具有好感,认为他们进入欧洲大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具有“收割战争红利”的嫌疑。如果说法国人对于美国人的到来还可以勉为其难地被动接受,对于英国人却是完全抵制,甚至可以说是持敌对态度。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丢下法国部队逃回英国本土的行为让法国人愤怒不已,而为了防止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之手的“弩炮行动”则是彻底让法国人看清了英国人削弱欧洲大陆的真实面目。英法两国持续数百年的冲突并没有随着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结盟而烟消云散,法国人对英国的仇视心理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再次成为社会的主流,这对于盟军反攻欧陆的行动至少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因此在进入法国首都这个问题上,盟军高层害怕一旦处理不当,将引起法国人更大的抵触情绪。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1940年7月3日,为防止位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舰队落入德军之手,丘吉尔下令英国海军袭击了米尔斯克比尔港内的法国军舰,代号“弩炮行动”。此举造成1297名法军死亡,数艘舰船沉没或损伤,导致法国国内反英情绪空前高涨。

五、法国抵抗组织内部不和

1944年初,法国境内的抵抗组织武装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人,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法国抵抗组织的人员构成良莠不齐,内部争斗非常激烈,许多人怀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有些人则抱有投机目的。戴高乐收编了不少海外的法国人加入他的自由法国政府,但是在法国国内很多分支力量都拒不接受统一领导,各自心怀叵测。戴高乐任命马里·柯尼希将军为自由法国抵抗组织领导人,但当时巴黎城内的抵抗组织主要分为两派,力量较强的一派受法共指挥,领导人为“罗尔上校”,实力较弱的另一派才受柯尼希控制。

在解放巴黎的问题上,由于城内抵抗组织主要力量是“罗尔上校”一派,戴高乐对他们的敌意甚至超过对德国人。戴高乐担心抵抗组织的实力在同德军的战斗中膨胀,因此主张尽快入城,还下令切断对他们的武器供应。当他得知盟军高层试图推迟入城以后,确信这是美国人在蓄意破坏他的政治前途。戴高乐推断巴黎市内的“罗尔上校”一派武装有25000人,如果这个数字属实将超过德国守军的人数。艾森豪威尔当然了解这些状况,他最大的担心是法国抵抗组织各派在赶走德国人之后发生内战,这样的话对于盟军而言是最坏的结果,简直是糟糕透顶。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巴黎法共抵抗组织领导人“罗尔上校”,他实际是戴高乐在政治上的竞争对手。

综合以上原因,看似光鲜的法国首都实际上对于盟军而言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盟军高层对于如何解决巴黎问题的态度变得迟疑,尤其是对于戴高乐和自由法国部队的态度变得谨慎,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在德军即将对巴黎抵抗组织血腥镇压、毁城撤离的关键时刻,局势出现了重大转机:德军俘虏了三名戴高乐派抵抗组织成员,其中一人正好是自由法国派驻巴黎的高级代表,倾向于和平解决巴黎问题的德国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马上看出这些戴高乐分子的巨大价值,释放了这几人好让他们充当德军与盟军之间的联络人。后者也不负众望,他们回到盟军一方后立即传递一条最重要的信息——城内德军已经是四面楚歌,如果盟军能够进入城内,肖尔蒂茨很快将献城投降。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巴黎德军城防司令肖尔蒂茨上将,他在最后关头拒绝执行希特勒炸毁巴黎的命令并献城投降,战后受到法国人的广泛尊敬。

后来局势的最终发展还算顺利,在巴黎城内紧迫的压力下盟军高层终于同意进军,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一马当先急行军进入法国首都,随后美军和英军部队也入城,德国守军缴械投降。巴黎没有毁于战火,完好无损地得到解放,这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法国人对于英美两国的排外意识和敌对情绪在战争结束许多年后依旧存在,但法国人还是逐渐认可了英美士兵在反攻西欧驱逐德国人时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普通法国民众对美国人帮助解放首都的行为表示感激,因为这使得他们在受到四年屈辱之后又恢复昔日的荣誉,并认为美国人出现在巴黎是完全正确的。

二战盟军为何迟迟不解放巴黎:五点原因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1944年8月25日,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的部队进入巴黎市区,受到巴黎市民的疯狂欢迎。法国首都最后有惊无险、完好无损地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

本文作者:二战新军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38249891384576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巴黎   法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兰西人   夏尔·戴高乐   诺曼底   巴顿   德国   华沙   欧洲   波兰   阿道夫·希特勒   塞纳河   罗马   艾森豪威尔   基辅   斯特拉斯堡   政治   坦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