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新闻盘点 时政篇 民国产漫画大全生篇|榆林|民生|记者

网络整理 2017-04-05 最新信息

  原标题:新闻盘点 时政篇 民生篇

  时政篇

  *煤博会签约1197亿再创新高

  *艺术节榆林分会场百花齐放

  *榆林掀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热潮

  民生篇

  *两万多户被“连坐” 不予供暖

  *靖边黑车猖獗 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

  *退伍老兵 义务照顾瘫痪男子11年

  突发篇

  *府谷爆炸造成14人死亡

  *神木五保老人遭敬老院干部殴打

  *佳县农妇被水冲到山西 捞尸者索要10万

  监督篇

  *靖边“万只羊场”只有几百只羊

  *府谷黑拖车配合交警执法8年

  *绥德中学千余高三生被收“助教款”

  互动篇

  *冰雪奇缘·榆林欢乐季万人狂欢

  *两场汽博会让市民享购车盛宴

  *千人荧光夜跑 榆林一道亮丽风景线

  展望2017——

  民之所困我之坚定所向

  日历翻至岁末,对于过去的一年,我们很难忘记:府谷爆炸造成14人身亡、佳县农妇被水冲到山西捞尸者索要10万元……无论是灾难事件,还是社会突发新闻,都有华商的足迹。2016,我们一直坚持记录时代的变迁,促进问题的解决,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过得放心、安心、舒心、顺心……

  对于在忙碌的幸福中迎接新的一年来临的榆林来说,过去的一年无疑是发展的一年,更加是丰硕的一年,不仅仅是积蓄着努力、播种着希望的一年,又是发展建设提速增效,编织美好明天的一年,每一个人都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辛勤忙碌中,书写着走向辉煌的精彩篇章。

  1月20日,《华商报·今日榆林》策划推出《2016年度榆林新闻盘点》专栏,再现一年中榆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以及重大的活动展会。暂停匆匆前进的脚步,回过头看一看,让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2017,《华商报·今日榆林》将继续关注市民生活、倾听市民呼声,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通过媒体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小到噪音、垃圾投诉,大到影响市民生活的违规违法、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但凡民之所困,才是我之坚定所向。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岁末回首,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再去细细品味。回望这一年时政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时刻,榆林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创新创业、诚信榆林、煤博会、秋收行、艺术节……宣誓着这一年走过的辉煌历程。

  同时,华商报记者梳理了我们所报道过的,2016年夯实民生的切实举措,使交通、养老等重大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发展成果为更多榆林市民所共享。一个又一个民生热词记录下了2016年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回放,2016时政民生好声音。

  时政篇

  1、聚焦榆林两会

  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6年3月20日—24日榆林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召开,3月21日—25日榆林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由于换届,2016年的“两会”更为市民关注。过去的五年,榆林面对能源价格持续下跌、投资增长放缓、民间借贷危机等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一中心两基地”,深入推进“三个转化”“三个围绕”战略,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记者手记: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资源型地区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如何正视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共同探讨的话题。

  2、榆林煤博会召开

  3天签约额达1197亿 创历年新高

  2016年9月25日上午,第十一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正式开幕,本届煤博会由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贸促会、陕西省商务厅等主办,为期3天,共涉及榆林市38个部门。榆林市委大大胡志强在讲话中指出,要将榆林打造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在煤博会的3天里,共有101个购销合同和经贸合作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额达1197亿元,创历年新高。

  记者手记:煤博会是榆林的一大经济盛会,煤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可以带动榆林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榆林打造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做了很好的铺垫。

  3、中国艺术节榆林分会场

  为市民精心打造百场经典演出

  2016年10月10日,华商报记者从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榆林分会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迎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榆林市从8月26日起到艺术节后的11月份,精心打造百场经典演出,真正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服务大餐。

  记者手记:艺术节举办百场经典演出,让老百姓能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

  4、“秋收行”主题宣传

  助推榆林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

  2016年9月中旬开始,华商报记者参加了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的“秋收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榆林市榆阳区、定边县等12个县区,分别遴选以马铃薯、小杂粮、红枣、羊肉、大漠蔬菜、山地苹果六大区域公共品牌进行宣传,助推形成榆林特色农产品品牌,助推榆林农产品畅销全国。

  记者手记:农业发展,事关农民生活,“秋收行”活动可以极大的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助推全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及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5、榆林党代会召开

  详细规划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榆林

  2016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榆林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应到代表360名,实到代表356名,符合相关规定。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尉俊东主持会议。胡志强代表中共榆林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践行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榆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记者手记:榆林党代会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对未来五年作出要求,有利于榆林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榆林而努力奋斗。

  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榆林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2016年2月16日开始,榆林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组织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型主题宣传报道,力求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榆林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汇聚新动能,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整个榆林蔚然成风。

  记者手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后,经过2个多月的集中采访,先后走进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榆林电商创业孵化园等5家创业孵化基地的40余家各类创业企业,正是媒体的强力支持与舆论的正确引导,在全市掀起了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勇于创业创新的舆论氛围。

  7、建设诚信榆林

  从严厉打击“老赖”开始

  2016年5月5日开始,榆林市委宣传部启动“诚信榆林”主题宣传活动,建设诚信榆林,从严厉打击榆林“老赖”开始,让“老赖”在生活、工作、事业上寸步难行,在全市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恢复借贷信用,给榆林经济发展提供诚信融资保障。

  记者手记:随着资源暴富神话的终结,原本受外界称道的榆林信用体系遭受严重破坏。恶意逃债的老赖,难以执行的判决,使这里陷入一场空前的信用危机。“德不孤,必有邻。”随着诚信精神的传导和弘扬,因资源价格下跌和民间借贷危机结成的一块块道德寒冰,正在榆林人民的内心逐渐融化。一个“诚信榆林”,开始向我们稳步走来。

  民生篇

  1、部分居民拖欠取暖费

  两万多户被“连坐”不予供暖

  榆林城区2016年10月31日开始供暖,但让东沙片区两万多户居民忧虑的是,因小区部分住户拖欠了去年的采暖费,榆林红山热力公司规定整个小区都不给供暖。小区物业和热力公司相互踢皮球,已经缴费的居民对这种“连坐”的做法难以接受。

  记者手记:供暖无小事,华商报介入报道后,当地主管部门与热力公司和小区物业及时开会协调,第二天,东沙片区供暖恢复正常。

  2、靖边县黑车猖獗

  有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

  靖边县有正规出租车391辆,而长期运营的黑出租却达到800辆左右。近年来,为抢夺客源,靖边出租车司机和黑车司机之间的矛盾逐步升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正常的客运秩序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虽然靖边县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治理黑车乱象,但收效甚微……2016年12月9日本报对此进行的专题调查报道。

  记者手记:据调查,靖边黑车猖獗的重要原因是有当地公务人员参与黑车经营并充当保护伞,本报报道揭开此黑幕之后,靖边50多名出租车司机代表驱车百余公里赶到榆林,给华商报榆林记者站送来锦旗。目前,靖边县相关部门也再次出台了治理黑车的文件。

  3、定边农妇照料瘫痪公婆

  当选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2016年7月29日,中央文明办在河北承德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了7月“中国好人榜”。照料瘫痪的公婆,做公婆心中“小棉袄”的定边县姬塬镇蔡瑶子村村民蔡生莲当选7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记者手记:人常说闺女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而蔡生莲却是公公婆婆的贴心小棉袄。从公公瘫痪在床的那一刻起,她没有退缩,没有嫌弃,更多的是为公公擦身、洗脸、洗脚,送吃送喝,端屎接尿,虽为儿媳,却胜过亲生闺女,为两位老人尽孝,她无怨无悔。

  4、4岁退伍老兵

  照顾非亲非故瘫痪男子11年

  2016年9月27日,秋雨霏霏,64岁的退伍老兵崔申旺微微佝偻着身躯在细雨中匆匆而行,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他每天都会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往返两趟,为非亲非故的瘫痪男子尹买旺送去一日两餐。他已记不清往返了多少次,只知道这一坚持就是11年。11年,8000余顿饭,崔申旺毫无怨言。

  记者手记:宁肯自己遭罪,也要照料瘫痪的尹买旺,不管是最初亲朋好友的冷言冷语,还是现在的交口称赞,不变的是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崔申旺不健壮但却永不会缺席的身影。

  5、人工耳蜗被偷

  3岁女孩再陷无声世界

  靖边县3岁的女孩依依(化名)患有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2015年9月,她植入人工耳蜗,第一次听到了声音。2016年8月7日,妈妈带依依在靖边县某超市购物时,放在购物车里的装有人工耳蜗体外机的挎包被小偷偷走,依依的世界再一次陷入沉寂。

  记者手记:接到依依家人的求助,华商报迅速刊发求助信息,2016年8月11日,靖边县公安局反扒中队民警在一户民居的石棉瓦上,发现了靖边3岁女孩依依丢失的人工耳蜗体外机。

  6、榆林城区40余个站点

  投放首批千余辆公共自行车

  2016年5月,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城投公共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榆林城区预计投入的3160辆自行车已到货1000多辆,正陆续投放至已建成投用的40余个站点,运营实行1小时内免费骑行,城区13个办卡服务网点将受理业务。

  记者手记:公共自行车是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榆林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后备受市民关注。首批自行车投放之后,本报详细介绍了办卡、租车、还车等流程,方便市民出行。

  7、农妇将钱藏在粮缸里

  2.7万元被老鼠咬成碎片

  2016年12月末的那几天,家住绥德县薛家峁镇崔家沟村的慕某很伤心,老伴辛苦打工挣的2.7万元,被她埋在家中粮食缸中后被老鼠咬成碎末。绥德县农村商业银行办公室主任王波表示,建议慕大娘将纸币收集起来,银行将尽可能挽回他们的损失。

  记者手记:将钱存放粮缸,却不小心让老鼠咬碎,这让一家人心碎不已,然而世界有爱,有爱心人士给送去了现金,希望可以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

  8、榆林城区分片供水

  是水资源短缺 还是另有原因?

  打开水龙头,依旧没有水,2016年7月初的一天,这样的场景对于榆林市西沙的居民刘晓宇来说,已经不觉得惊讶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对于停水已经无奈的习惯了。”刘晓宇说。入夏后,由于供水高峰期到来,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发布一则通知称,榆林市区实施分片分时段供水。

  记者手记:分片供水是水资源短缺还是另有原因,水电关系千家万户,用水问题不容忽视,也希望广大市民可以节约用水。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张云飞 杨宁 杨虎元 祁铭 李敏 整理

Tags:榆林   民生   记者   榆林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