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天中龙”终归“笼中虫”,责由谁承,过由谁担?

网络整理 2019-06-29 最新信息

初中之时,读过王安石的《伤仲永》大家还历历在目吧?仲永出于农耕世家,父母八字不识,自己却五岁能够“无师自通,能诗能赋,天才之名,更是远播十里八乡。就连大文豪王安石都是赞誉有加。”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可见“命虽天定,运由自造”再好的天赋,在环境无情的熏陶之下,都能“泯然众人矣”。再好的千里马,只要是食不足,伯乐不在线,终究只能是“骈死于糟栗人之手”。

“天中龙”终归“笼中虫”,责由谁承,过由谁担?

每个人都含有无限的可能,但是最后化龙还是成虫,基本上都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启蒙教育。

人们说“性格决定三观,而三观决定于你对于世界看待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性格的塑造,都是取决于儿童的时候的家庭教育,而我们大众所望的学校系统化教育,其实只是在挖掘塑造我们自己的思考方式。

不过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那么重的效应里,所培养的学生都是去寻求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及研究那些出题阅卷老师的心理想法。而不是寻求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他们无时无刻都是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塑造的是别人期待的模样。

回想科技革命之前,人类都是生活在一个为人和神所知的知识体系里面。信仰之下,那么其信仰的人或者神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对于圣人和神的言行举止的解说,我们人类不可谓不全的。

但是期间所造成的代价,就是以文明著称的古希腊雅典却是判死了亚里士多德,这个无所不能无所不到的上帝,赐予了献身于真理的哥白尼于酷刑。还有我们自己国家过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使所有学说被严格限制。甚至还搞出来了文字狱这样的机构。

致使人们所有的知识学说都只能从他们这些圣人和神中挖掘,并加以理解。让整个文明史一直停歇不前,真理知识都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里。

“天中龙”终归“笼中虫”,责由谁承,过由谁担?

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把答案无限的放大,而问题却是摆在一边。致使整部教育史,成为了一部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史。

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候,考试那个从来不是让你自由发挥,思考方式一直都是被定式到寻求正确答案上面。一般也就是是一道题目,他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一直都是死气沉沉,毫无思考空间。因为这些问题它们一直都是为人所知,故而那个知道的人的思考方式,也就成为了我们这些做题者的思考方式。

这种思考方式,应试教育下的思维模式,不知牢住多少像仲永这样天赋异禀的孩子,在“化龙”的必然里,硬是被搬离到“成虫”的命运里。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直到科技革命之后,圣人和神被推下了神坛,言论自由,学说并茂,人类才迎来爆发势的文明发展。

解开科学革命封印的是我们承认我们自己的无知,是对未知世界所提出的新问题,而不是已知的答案。把目光重新聚焦于现实,集中于问题之上而不是所谓的某些人和神的身上。

并且在科学革命的进程当中,我们不断的得到旧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在越来越多的涌现。

就好比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出现和崛起,迎接而来的问题就是那种手工简单的旧工作被取代,人们必须考虑换一份工作,从农业转到工业。这无疑就是对于当时的人心头上最难以过的坎,然而我们一路走来,迎接的是更加高效,更加高水平的生活。人类文明就是在这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迭代,答案变动越显苍白无力,换取答案的代价越来越低,特别是在互联网把每一个人紧密相连起来,知识的共享。过去那种没有价值死记硬套的问题,网上一搜,答案也就清晰明了。

科技把我不断快速的推向新的社会层次里,过去一切的问题和答案都已不再适用于我们现今的社会问题里。

所有每当我们跨越层级的时候,旧的答案都将不再适用,支撑我们向上攀爬的恰恰是有价值的新问题。

喜欢答案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世界正在不断崩塌;喜欢问题的人很快乐,因为他手中智慧的剑很锋利。当答案稀缺的时候,谁有答案谁是精英;当问题稀缺的时候,谁问题好谁牛逼。———罗胖

那么什么是好问题,有价值的问题

“天中龙”终归“笼中虫”,责由谁承,过由谁担?

这个答案在凯文凯利的《必然》书中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所谓的有价值的问题,它绝不是那些应试教育里的那些死记硬背有答案的问题。它能够让我们自由发挥,根据自我的生活经验和发挥性思考才能得到的答案。

就如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假如跟着光线一起旅行,我能够见到什么?”这样的发挥想象没有任何标准思考模式和答案的问题。

未来掌握在有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人手里,它是问题的叠加,问题的推动。

答案已成过去,问题才应该属于未来!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不断叠加永恒的问题。

本文作者:坞语(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15972631815834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王安石   伤仲永   亚里士多德   农业   历史   不完美妈妈   尼古拉·哥白尼   读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家庭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