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八字 狄仁杰之九鼎神珠

2025-08-13 18:09:49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

狄仁杰是哪里人 古代的并州在现在的哪里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并州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城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旁(现被圈入白马寺),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字。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狄公祠位于江西彭泽县黄岭乡姚家村西,原为唐旧县街北门衙狱。据彭泽县志记载,狄仁杰任彭泽令期间,将囚犯免除死罪,囚犯以土在狱侧积成小丘,称为“纵囚墩”,后人在纵囚墩上建狄公祠。

狄梁公街位于山西太原市崇善寺北端东侧,原名狄公祠街。

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在太原市老城区南郊(建南汽车站附近),村旁西北有狄母手植的槐树,称唐槐,并有“狄梁公故里”石碑。

狄仁杰有眼无珠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狄仁杰

唐代狄仁杰怎么死的死于哪里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1],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历史上狄仁杰的生辰八字

狄仁杰在历史当中确有其人,真实的狄仁杰和电视剧里一样被武则天贬过,但通知后期被重新启用,担任内阁宰辅,相当于宰相了。狄仁杰并不是神探,也根本不会验尸,对于刑事类的案件没有太大的亮点,之所以说他是神断,是因为在其上任地方官时,曾经在三个个月内审理判决1万多宗,这个故事后来被欧洲人看到在近代写成神探狄仁杰的故事,其实当时只是当堂判决案件,并非查证,欧洲当时流行侦探悬疑小说,所以欧洲人才会这么写。但是狄仁杰的行政能力确实是非常高的。

2、狄仁杰确实也是李唐王朝的保卫者,力荐李显为太子,并推荐了唐朝中期著名的大臣张谏之,后来的张谏之集成了狄仁杰的复唐意愿,在玄武门发动第三次玄武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了位。

3、狄仁杰一生官场起伏,但后期官居高位,体恤爱民,清正廉明,在武则天时期刚正不阿,正面表达要恢复李唐的政治意愿,虽然遭到贬职,但没有更改意志,无愧为中华的明

展开阅读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