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民间传说很多,但十二生肖的顺序肯定不是随便确定的,有很多说法,但人们同意十二生肖纪时的解释。
汉代使用了12种动物来纪时,每天分为12个小时。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明确记载了12只动物与12只地支相匹配的方法。
1、子时(晚上11:00-凌晨1:00),又称子夜和中夜,是12:00的第一个时间。这时,老鼠在深夜最活跃,所以子时是老鼠。
2、丑陋的时间(凌晨1:00-凌晨3:00)是12:00的第二个时间。因为牛习惯晚上吃草,农民经常在深夜起床挑灯喂牛,所以丑陋的时候属于牛。
3、尹时(凌晨3:00-凌晨5:00),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尹时是夜晚和白天交替的时候。这时,夕夜行走的老虎最凶猛,所以尹时是老虎。
4、毛时(早上5:00-早上7:00),又称日始、黎明、旭日等,此时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晨露的草,所以毛时是兔子。
5、晨时(早上7:00-早上9:00),又称食时、早食等。据说龙喜欢腾云驾雾,兴云行雨,所以晨时是龙。
6、思时(上午9:00-上午11:00),又称角中、日禺等。此时雾散去,阳光明媚,蛇出洞觅食,所以思时属蛇。
三四兄弟打一生肖
7、下午(上午11:00-下午1:00),又称日中、日正、中午等。,下午是马驰骋的时候,所以下午是马。
8、时不时(下午1:00-下午3:00),又称太阳、日落、日落等。太阳偏西为日落,是放羊的好时机,所以时不时是羊。
9、申时(下午3:00-下午5:00),又称哺时、日铺、夕食等。天快晚了,猴子哭着呻吟,所以申时是猴子。
10、酉时(下午5:00-下午7:00),又称日入,又称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古代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是鸡。
11、徐时(晚上7:00-晚上9:00),又称黄昏、日夜、日夜、日夜等。,是从晚上开始的。狗要看家守夜,一有动静就大喊大叫,所以徐时是狗。
12、海时(晚上9:00-晚上11:00),又称人定、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天地混沌,而猪最喜欢睡觉,混沌不清,所以海时属猪。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的年龄方式,采用天干配地支的年龄,然后用十二地支配一种动物,表示今年的顺序和名称。西周春秋时期,开始用文字记录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对应关系。比如《诗经.小雅.吉日》中的“吉日庚午,差我马”,以五对应马。《左传·西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与当前通行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十二生肖和地支的对应关系在周代基本形成,基本顺序形成。
春天是春肖虎兔龙,1鼠2牛3虎4兔